需不需要强化主食应让数据说话

来源:中国公众营养网   2011-02-28 09:52:37

     需不需要强化主食应让数据说话

 

中国公众营养网根据于小冬主任讲话整理)主食品的营养强化这是全世界政府的做法,就是在主食里面添加必需而头普遍缺乏的营养素。来自主食品的营养一般占人们摄入营养的50%左右,所以主食营养是基础,非常重要。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一些经济条件好的地区,主食摄入大大降低,失去了基础营养的作用,这个会影响到整个营养摄入结构,影响到健康。再加之食品的过度加工和环境污染,人们从日常食物中得到的营养不足,需要以主食为载体对不足部分进行一点添加,这是从美国、加拿大到现在很多包括南美国家、亚洲国家、中亚国家等的通行做法。

    个别专家反对强化,因为他有一个假设,叫做什么呢?如果吃多了会如何?这要看现实,国民目前存在的问题是微量营养素多还是不足?要用数据说话,不能用假设确定政策,更不能用假设来否定全世界的科研成果和实践经验。我们不能因噎废食,不能因为有交通事故就不造汽车,况且中国乃至世界都没有发生食物强化的事故。看中国的调查数据,确实有比较普遍而较严重的微量营养素缺乏,我们需要有所作为---干预,你说怎么办?如果说只要正常饮食就能解决问题,那请问为什么调查数据不支持你?另一点就是营养素添加的量是不是安全量?强化的主食品,其配方的根据是什么呢?是根据国家标准,这就是食品添加剂和强化剂标准,两个文件,一个叫GB14800,一个叫GB2760,这两个文件规定了强化食品什么能加,什么不能加,能加多少,能在什么东西里头加,都规定得非常清楚。这个标准意味着什么?这个规定量意味着对于任何一个人都是安全的,即便他真是并不缺乏营养素。还意味着即使按照标准的上限添加都是安全的,更不用说我国强化食品仅仅按照下限添加。

    我国的一些专家和外国专家的意见差别在于,国际的一些专家往往认为我国按照下限添加,加的太少改善的作用受影响;有些国内的专家认为不加最好。说实话,政府主管部门,无论是哪家都不是生产营养素的,不需要加的时候国家何苦要提倡加呢,如果中国人营养都不缺、健康不受威胁不就不用麻烦了吗?但问题是由需求提出来的,是有需求造成的。这个事为什么在国外很正常?因为国外老百姓是懂的,他们在商场里头看商品标签不光是看生产日期,生产日期已经对他们不是问题了,他们是看营养标签的,是看自己的营养缺乏什么,这里边都添加了什么,然后选择商品。由于中国老百姓还缺乏营养知识,往往听到个别的专家有质疑,就会产生思想上混乱。

还要强调一点,人类之所以几十万年到现在,人体对于吃进去的东西既有吸收又有排斥,才能够保证繁衍生息。人体像一个蓄水池一样,水蓄满了就溢出去,不是说吃进多少就能够留住多少,如果说是这样的话,人类恐怕到现在都不存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