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中央出重拳还需全民上阵

来源:新华网   2010-08-20 09:28:38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主任李克强,日前主持召开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全体会议,并讲话。李克强强调,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食品安全法》,以对人民群众身体健康高度负责的精神,持续加大监管工作力度,切实提高食品安全水平,维护好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新华网,2010年5月18日
据介绍,目前我国有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几百万家,每天生产加工的食品110多万吨,企业及产品量大面广,大多数企业规模小、分布散,企业质量安全管理和政府食品安全监管的任务十分繁重。为保障食品安全、维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去年,国务院决定在全国集中开展为期两年的食品安全整顿工作;今年,国务院又进一步明确了深入推进整顿工作的具体任务和责任分工。目前,食品安全整顿工作正在紧张有序地进行。
一个13亿人口的大国,又是一个食品生产的大国,自然还是一个食品消费的大国。民以食为天,而病从口入的道理妇孺皆知。食品安全,更是千家万户的首选。但是,近些年来,婴幼儿喝奶,大人吃肉,这些本该不成为任何问题的生命保障,却接二连三地爆出险情,吃出了毛病,甚至危及生命、丧失生命,留下了难以消除的遗憾。
乳品、食用油、粮食、蔬菜、蛋肉鱼虾、调料、果品等,这些人们须臾不可离开的基本食品,还有烧烤腌渍的食品,名目繁多的营养食品,等等,含量超标,有多少人知之甚少,有多少人根本不知道,等到“中毒”生命有了危险时才猛然醒悟。可是,倒在病床上的消费者,自己却怎么也不会明白何以吃了那些不安全的东西,诚然后悔莫及。
猪肉注水,粮食被矿物油抛光,生猪饲料添加“瘦肉精”,蛋鸡喂养“激素”当家,火锅调料用石蜡制作,火腿在敌敌畏浸泡中增鲜增味儿,牛奶用氨水勾兑,烤鸡烤鸭不经检疫,诸如此类问题,无不与食品的生产、销售、监管和食用有着直接的关联。那些厂家、商家从中牟利,赚消费者的昧心钱,简直就是要钱不要命,丧尽天良。
更值得关注的问题是,在消费者中往往被所谓的“绿色食品”标签忽悠了。那些厂家钻了许多消费者对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等概念认识不清,对有机食品、绿色食品的认证缺乏了解的空子,竟然故意“投其所好”,明目张胆地贴上了“绿色×××”的标签,堂而皇之地将其搬到了柜台上“分毛必争”地宰客,毒害善良的人们。岂不知,这些消费者哪里会知道,在许多蔬菜、水果、大米的包装上印有的“绿色”、“绿色无公害”、“绿色天然”和“有机”的标签,从来就没有权威的机构认证。
还有,人们每天涉猎的食品,都是易腐性商品,其保质期很短,3—6个月的居多,一般不超过几天。而保质期在一年以上时间的,为数很少。所以,由于营销管理不善,也不了解各类食品保鲜贮藏的必备常识,出现食用过期变质的食品似乎司空见惯,不知不觉之中,这些过期变质的食品开始毒害消费者,要命而不跟你商量。
种种事实从反面告诫人们,食品安全问题不可疏忽。吃出毛病,吃出人命,吃出恶果,最终是吃出了罪过,损失难补。保障和改善民生,实现家庭和社会的安宁,食品安全当属第一。现在,中央已经出重拳强力解决食品安全问题,针对乳品、食用油等重点产品、行业和环节,强化整顿措施,建立长效机制,严把企业准入关、产品出厂关和生产经营全程控制关,以利于确保食品质量的安全可靠,让全国老百姓吃得放心,吃得健康。
但是,我们要认识到食品安全工作具有重要性、紧迫性、艰巨性、复杂性等属性,全面落实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加强各级食品安全综合协调机构建设,尤其是要健全食品安全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不折不扣地落实食品监管责任,形成地方政府负总责、有关部门各负其责、企业履行主体责任的责任体系,还需要持之以恒。

     而动员全民齐上阵,更是需要强化的环节。作为消费者,也要加强对食品安全法规制度和常识的学习与运用,养成有知消费、科学吃用的良好习惯。同时,不断增强食品安全意识,不买不吃不安全的食品,一旦发现参杂使假、以次充好、含量超标的食品,就要索性抵制,直至举报求决,并筑起食品安全的万里长城。

(责任编辑:于天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