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物状况研究汇报研讨会
来源:公众营养与发展中心产业处 2010-01-26 12:35:44
2010年1月15日,公众营养与发展中心代表应邀出席了《中国食物状况研究汇报研讨会》暨《中国食物安全状况研究》项目成果发布会。该项目由农业部农业规划设计院农业规划所肖运来所长和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国际情报室聂凤英主任共同主持完成,“中国食物安全状况研究”项目从食物供给、食物获取条件、消费和营养、食物利用条件和食物安全保障的脆弱性五个方面构建食物安全指标体系,并用具体指标来评测国家、省级和贫困县分县层次的食物安全状况。
会上,首先由聂主任介绍了项目执行情况及研究成果。该研究通过综合运用比较、排序、聚类和作图等方法,对食物安全各指标进行纵向比较和横向比较,以揭示食物安全改善状况及区域和城乡差异;对各省级贫困县分省平均的食物安全各指标进行综合排序,以判别食物安全状况的差异;对全国31个省和有国家贫困县的21个省食物安全状况用SPSS的系统聚类分析(Hierarchical Cluster Analysis),对全国592个贫困县用两阶段聚类分析(Two-step Cluster Analysis),根据聚类结果所揭示的不同区域食物安全程度,绘制中国食物安全区域分布图。
研究得出的主要结论如下:
1、总体食物安全状况:中国基本上实现国家层次上的食物安全,但区域和城乡间仍然存在差异。东部地区的人均食物占有量少,但收入高,获取食物的条件好,中部地区食物供给相对充足,但收入较低,西部地区在以上各个方面都比较差。城乡居民在食物消费结构、营养状况等方面仍然存在较大差异,农村居民的食物供给状况有所改善,但副食消费仍较少,卫生条件、医疗状况依然制约着食物的有效利用,部分地区食物安全状况的改善依然受到收入、市场和交通条件的制约。
2、中国保障食物安全的主要经验:政府始终高度重视粮食安全,自2004年以来,已连续出台了6个中央一号文件,把农业和农村工作放在首位;实施惠农政策和加大农业投入;进行粮食流通体制市场化改革,建立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粮食价格形成机制;用科技进步促进增产;加大农村公共设施建设力度,有效改善农村的交通、饮水、卫生、医疗等条件,提高农村居民的食物获取和利用条件。
3、贫困县食物安全状况:贫困县的食物安全状况与全国相比还有较大差距。除了少数粮食主产县外,大部分贫困县的粮食人均占有量都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蔬菜、水果、禽蛋、奶类等的人均占有量都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在这些食品的消费上也是如此。由于自然条件恶劣和抗风险能力弱,贫困县食物供给呈现出很大的脆弱性,食物利用条件差,食物安全水平低。
4、食物安全脆弱区域的确定:聚类结果表明,在31省(市、区)中,山西、广西、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和青海8个省(区)的食物安全状况相对较差。对贫困县省级平均数据的分析表明,陕西、海南、广西、宁夏、云南、贵州、甘肃、青海、山西9个省(区)的贫困县食物不安全问题比较突出。分县来看,食物安全状况相对较差的贫困县位于云南、贵州、甘肃、四川、广西、陕西、青海、重庆、宁夏、新疆、海南和内蒙古12个省(市、自治区)。
通过项目组的汇报,我们了解到本项研究突破了食物供需的单一维度,从食物供给、食物获取条件、消费和营养、食物利用条件和食物安全保障的脆弱性等五个方面着手,对1996年以来中国食物安全状况进行回顾和评价,并利用最新的贫困监测数据和农业普查数据,对中国592个国家级扶贫工作重点县的食物安全状况进行分析。项目首次对中国的食物安全脆弱区域和脆弱人群进行了甄别,更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全面提高食物安全水平的建议。
会上,国际国内的相关机构及专家就项目成果发表了各自的观点。来自发改委宏观院的马晓河副院长提出了几点建议。1、关于四个敏感指标。A.敏感地区:从供求方面来看,主销区对于供求的影响较主产区更加具有推动力;B.敏感品种:小麦、大米、食用植物油、肉类;C.敏感人群:中低收入者;D.敏感环节:报告中提到部分地区食物安全状况的改善依然受到收入、市场和交通条件的制约,其实对敏感环节来说,流通环节相对于市场来说更为关键。
2、供给新视角:三条界限。A.每当政府支持安全力度不足以弥补主产区供给,主产区会降低产量;B.技术进步引起的生产力的提高不足以弥补土地、耕地的减少;C.现行制度下,主产区相互博弈的状况更加激烈。
来自国家食物与营养咨询委员会的梅方权顾问等国内外专家和机构就项目纷纷提出了各自的观点,大家表示本课题成果为国际社会分享中国保障食物安全和减贫的经验,帮助提高世界食物安全和营养水平,做出了贡献。
安全和营养是最近几年世界及中国关注的焦点问题,食品安全是营养的基础,同时从很多食品安全突发事件中我们也可以看到,有一些就是由于盲目追求达到某些营养指标而引发的食品安全问题,可见,食物安全和食物营养是相辅相成的。国家公众营养与发展中心一直以来非常关注中国食物安全状况,通过多年的研究,从许多具体项目中对中国的食品及营养产业发展状况进行了全面的关注,形成了很多对社会有意义的成果,食品和营养产业是跨部门、跨行业的,其中涉及到许多相关的行业,例如城市规划、农业、工商、金融、税收、海关、科技、卫生、质检等,需要方方面面的相互配合才能从整体上解决中国的食物安全问题,提高中国公众整体的营养健康水平,中国食物安全状况的研究今后可以在本次项目的基础上从以上方面更加深入、全面的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