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强化是改善营养状况提高人口质量的捷径
来源: 2009-08-24 14:20:22
二OO二年十一月,由国家计委、财政部、国家粮食局等单位派出人员组成的中国代表团赴马尼拉参加了亚洲开发银行召开的亚太六国会议,会议就各参与国制定改善营养的十年投资计划和面粉、食用油全部实行营养强化两项内容开展讨论并取得了共识。以下是有关情况的介绍及建议。
一、 十年投资计划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我国进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将在更深、更广的领域中参与国际竞争,人口素质的决定作用会日益突出,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也更加迫切。在形成人口素质的三个要素(遗传、营养和训练)中,营养状况对人的体力、智力和发展潜能的制约作用非常显著,并且继而对社会经济发展造成影响。据世界银行调查统计,发展中国家由于营养不良造成的智力发育障碍、劳动能力丧失、免疫力下降、疾病等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约占GDP总额的3-5%!如按这个调查的低限计算,我国每年因营养不良受到的损失竟达约2,500亿元!而这还仅仅是保守计算的经济上的损失,不包括更深层次的难以用数字表达的对人类本身、对家庭、社会和民族发展造成的损害。从目前慢性病的发病原因看,约有30%与营养不良有关;从慢性病的发展速度及趋势看,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我国公费医疗和医疗保险都将在不久的将来因负荷过重而难以支撑。
就拥有营养不良人口的绝对数量来说,我国在世界上是属于最多的几个国家之一。我国的营养不良,表现为营养素摄入不足和营养结构失调两类问题同时严重存在。在西部地区集中表现为营养素摄入不足型营养不良。儿童是对营养条件反应最敏感的群体,而且儿童时期的营养不良造成的低出生体重和生长发育迟缓将对终身产生影响。根据有关方面数据显示,2000年我国西部地区5岁以下儿童低体重率为21.6%,比东部地区高12个百分点;发育迟缓率30.8%,比东部地区高16.3个百分点。根据第二次全国营养普查数据加权平均,西部地区男性比东部地区低3.3厘米,女性低2.6厘米。同时,在西部地区因缺乏必要的微量营养素而导致的缺铁性贫血、佝偻病、夜盲、神经管畸形等疾病发生率依然较高。这些疾病严重危害着人们的身体健康,使人们部分甚至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在经济比较发达的东部地区,营养不良则主要表现为营养摄入结构失衡——脂肪、热量、蛋白质等摄入过量,一些人体所需的微量营养素则摄入不足,导致高血压、糖尿病、肥胖症、癌症、心血管病等慢性退行性疾病以相当快的速度增长。
正是基于对公众营养重要性的认识,许多发达国家从三、四十年代就开始采取各种措施改善国民营养、提高国民素质。近年来不少发展中国家也纷纷采取行动,效果非常显著。例如,原来平均身高低于我国的日本,由于注重科学合理的膳食结构、采取营养干预措施并加强体育锻炼,其45岁以下男子的平均身高已经高出我国同龄人;而且,其成年男女身高增长的幅度明显高于我国!再如泰国,由于政府重视并大力开展营养工作,在经济起飞之前使营养不良发生率由40%下降到10%,为其后的经济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改善和解决我国公众营养不良问题,一方面,应从长远和全面着眼,制定总体目标和规划,多种方式互相配合。另一方面,又要从具体工作入手,经综合比较后选择易操作、成本低、大众化、效果好的方法作为切入点,并且有重点、分阶段地实施。公众营养与发展中心已研究提出今后十年营养改善工作的目标与基本思路;并且正在研究制定“国家改善营养的十年投资计划”,该计划将充分考虑我国的国情,力求通过十年时间的改善行动,使我国公众营养水平取得明显提高。
二、 面粉、食用油全部实行营养强化
改善公众营养的三条途径即合理膳食、食物强化和营养素补充,各有其优点和不足。建立合理的膳食结构、食物多样化应是最主要的途径,但是由于受到经济发展条件、饮食习惯和营养知识等限制,要在较短的时间使全国范围尤其是在贫困地区实现目标就很困难;实行食物强化成本低、见效快、易操作,它对解决无论是发达地区还是贫困地区的微量营养素摄入不足都是非常适宜的,但是如依靠它解决贫困地区的宏量营养素(蛋白质)摄入不足则会丧失其低成本等优势;利用营养素补充剂也是一种能够迅速见效、方便易行的方式,但是由于价格较高一时还难于普遍推广,这种办法同样无法解决贫困地区蛋白质摄入不足问题。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根据我国国情,参考各国的经验,首先应全力推行食物强化,尤其是在面粉和食用油中分别强化中国公众普遍缺乏的微量营养素,以便大面积地迅速提高中国公众的营养健康水平。
面粉的强化在一些国家已有数十年经验,拥有成熟的技术和丰富的经验。所不同的是各国营养素缺乏和强化的种类有别,推行强化的做法也不尽一致。我国虽然没有强化面粉的经验,但却成功地实行了强化食盐(加碘),在世界各国中获得了一致赞誉。添加营养素只需要在面粉厂中增加少量设备并对工艺做些许改动以保证营养素在面粉中的混合均匀度即可。我国绝大多数中型以上面粉厂都有增白剂的添加设备,也可以利用增白剂的添加设备或略加改造使用。从成本计算,按照我国专家推荐的西部退耕区补助粮强化试点配方,在面粉中强化维生素A、维生素B1、维生素B2、叶酸、尼克酸、锌、铁、钙,每公斤面粉的成本增加0.06元人民币。全国面粉强化则可从上述配方中再予精选,而价格是消费者完全可以接受的。
食用油的强化可以考虑维生素A。由于维生素A属于脂溶性物质,用食用油作为其强化载体是非常适宜的。与面粉强化维生素A相比,在食用油中强化维生素A成本更低、更方便易行。维A强化油的唯一技术要求是避光保存,盛装油的瓶子需要使用避光的包装材料。考虑到我国消费者购买食用油时,习惯于用眼观察油的颜色和透明度,需要设计一种兼顾强化油保存要求和便于消费者选购的包装。参会各国一致同意,在本国积极推动面粉和食用油,争取在2005年前实现普遍推广。
三、 建议
实行面粉、食用油强化是一件利在当代、功在千秋的大事、好事,但也是一件涉及到方方面面、需要紧密配合的系统工程,当前需要开展以下几方面工作:
(1)法律、法规建设
由于现代大工业面粉生产的发展,以及人们习惯食用精白面粉的饮食要求,在加工过程中原粮中所含的营养素严重丢失,对面粉进行营养素的恢复性强化以及在食用油中强化维生素A是一项保障人民身体健康、民族兴旺发达的必然措施。一些国家早已采取包括立法在内的多种方式推动其实行,我国作为2008年奥运会的主办国,无论是提高国民体质的要求,还是社会文明进步的要求,都不应在这件大事上落于人后。我们已经分别同全国人大和有关部门座谈,推动相关法律、法规的建设,保证面粉和食用油强化工作在2005年前在全国实施。
(2)宣传和动员
我国虽然历来重视饮食文化,但是却缺乏营养教育和宣传,人们对营养科学知识了解较少,甚至许多受过高等教育的人也对此一无所知,存在着“营养盲”多于“文盲”的现象。当前正是我国病谱转变的关键时期,大力宣传营养健康和食物强化知识,推动营养改善工作可以有效地遏制慢性退行性疾病的发生、发展速度,使“预防为主”的医疗卫生方针真正得以实现。
同时,强化食物的消费市场启动与发展也需要通过各种形式的宣传活动。各国经验说明,发展食物强化要求政府和企业的紧密合作,在市场培育初期政府的推动作用尤为重要。
(3)强化面粉、食用油的生产和市场管理
面粉和食用油强化是政府为提高公众营养健康水平而大力提倡、推动的行动,同时也是相关企业的宝贵的发展机遇。为了对人民负责,搞好这一工作,应建立相应的企业市场准入、产品标准与规格、
行业规范与自律、营养强化产品标识,以及假冒伪劣商品的打击等管理措施。
二OO二年一月